以健康为中心 到2025年长沙将全面建成健康强市
长沙晚报记者 彭放 通讯员 袁科 邓桂林
近日,由市卫生计生委主办的长沙市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”活动在市公共卫生中心举行,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、主任周敏为首届“健康家庭”授牌。在随后接受长沙晚报记者专访时,周敏的“话匣子”从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展开。
“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树立大卫生、大健康的观念。虽然解决好‘看病’这个战术问题很紧迫,但解决好‘防病’这个战略问题更重要,就是说怎么让老百姓‘不生病、晚生病’,身心真正健康起来。”周敏表示,举办首届“健康家庭”评选,是建设健康长沙、提升市民健康素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。
今年7月召开的全市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开启了“健康长沙”建设的新征程,市委、市政府制定出台《推进“健康长沙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着眼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,明确了“健康长沙”建设的26项具体任务、15个重点项目和28项业务指标,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健康获得感。到2025年,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,全面建成健康强市。
转变理念 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
“‘健康家庭’代表金虹今年70岁了,精神风貌和身体状况看上去只有45岁,健康的生活理念、生活方式让他终身受益。”周敏说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市民的需求从“能看病”发展到“看好病”“不得病”,这不仅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,也反映出市民的健康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。如今,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已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,“少油、低盐”的饮食习惯和“少熬夜、不能久坐”的生活习惯正被更多的人群接受,经常锻炼的市民日渐增多,广场舞、健步走、游泳、打球等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。
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建设“健康中国”上升为国家战略,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。“这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。”周敏表示,以前我们的健康理念重在医疗,所以医院越建越多,病人也越来越多。
“我们现在提出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策略,就是要把工作重心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,转向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,为市民提供生命全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。”周敏表示,将以“健康中国行”等健康教育项目为龙头,完善健康宣教机制,让健康知识进学校、进家庭、进农村、进社区,提升居民健康素养。积极倡导中医治未病观念,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为契机,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。
夯实基层 公平公正实现健康全覆盖
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‘健康长沙’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中基层基础建设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,目的是公平公正地让百姓享有健康服务。”周敏介绍,“十二五”期间,长沙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,在全省率先实现“1530就医圈”,也就是说,城市居民步行15分钟、农村居民步行30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就医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启动新一轮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,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3年内实现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“群众满意”医疗机构的目标,确保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得住、治得好。
在落实各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,长沙进一步创新融资机制,利用开发性金融政策支持,组建长沙市医疗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在全国率先创新“小基金+大信贷+PPP”融资模式,破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投入不足难题。由国开行湖南分行总体授信200亿元,其中“十三五”期间完成投资100亿元,启动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,推动医疗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,让市民提前10年至20年享受到长沙医疗卫生发展的成果。
关注妇幼 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
2016年,“全面二孩”政策实施后,很多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宝宝,但也让高龄产妇生育问题凸显、出生缺陷风险加大。长沙通过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妇幼健康“十免十优”服务等措施,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:孕产妇死亡率由2015年的13.85/10万下降至8.27/10万,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15年的356.12/万下降至147.08/万,指标落实情况保持全国前列。此外,长沙在全国率先完善计生家庭特服体系,将关爱计生特殊家庭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,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,探索开展“三优两免一陪护”服务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沙将继续重点加强基层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机构、公共卫生机构建设,推进妇幼学科建设、队伍建设,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,提升整体服务水平。
周敏表示,长沙将构建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、区县(市)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支撑、乡镇(街道)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纽带、村卫生室(社区卫生服务站)为网底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,形成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、综合医院和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持,覆盖城乡、分层负责的长沙特色的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,按全生命周期、全生育过程和三级预防理念为妇女儿童提供连续系统服务和管理。
深化医改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
“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,由卫生计生部门主要负责的医疗改革,重点在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。”周敏表示,长沙已建成首批29个市级医联体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逐步构建起科学的就医秩序。
今年,要实现医联体的全覆盖,也就是说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都与一家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帮扶关系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,并以此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,形成和三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。
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以老年人、孕产妇、儿童等重点人群和残疾人、低保户、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为优先服务对象,以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结核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疾病为主要服务内容,在城市社区推行服务团队契约式服务,在农村村居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,满足基层群众个性化、多元化服务需求。采取“签约医生+服务团队+支撑平台”的服务模式,在就医、转诊、用药、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政策,构建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,构建小病在基层、大病到医院、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秩序,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方便、省钱、放心、舒心的健康服务。
对话
记者:请用一句话概括未来5年“健康长沙”建设的主要思路。
周敏:总的来说,就是把市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全方位、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,着力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、与省会城市相匹配的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网络、与健康长沙相匹配的卫生健康工作格局,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“健康长沙”建设之路。
记者: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,请从建设“健康长沙”的角度谈谈您的期待。
周敏: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。我期待从国家层面进一步优化健康战略的总体部署,完善“健康优先”的组织领导机制、投入保障机制、人才支撑机制和宣传倡导机制,构建“健康优先”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。同时,期待广大市民从我做起、从现在做起,提升健康素养,养成健康生活方式,共建健康长沙,共享美好生活。
典型事例 贫困户不交钱先住院治病
52岁的苏准是长沙县高桥镇的一名低保户,有甲亢性心脏病的老毛病。近日,他到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,打算交押金办理住院手续时,医生告诉他不用交钱。签下一纸“先治疗后付费”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后,医院没有收取任何费用,就帮他办理了住院手续。
今年6月,长沙县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健康精准扶贫新举措,全县一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在县域内26家定点医院享受看病住院“先诊疗后付费”政策。出院时,只需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按规定报销数额后的自付医疗费用。对于确有困难,出院时无法一次性结清自付费用的,还可以申请分期付款。
今年,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扶贫办联合印发了《长沙市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》,市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下发《长沙市健康扶贫工程“三个一批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等,全面落实“大病集中救治一批、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、重病兜底保障一批”的工作要求,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、精准到病。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城乡贫困人口,并实行政策倾斜,通过“三提高、两补贴、一减免、一兜底”的综合保障措施,大幅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报销比例,针对个人缴费部分,财政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,着力解决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问题。
无陪护病房,省钱又省心
近日,市民鲍爹爹因轻微脑梗住进了市三医院,子女工作都很忙,缺乏护理经验。“可以考虑将您父亲转到我们无陪护病房,护工由第三方公司统一培训、管理,一天陪护费只要40元。”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芳说。鲍爹爹的子女如释重负:“比起自己请‘散陪’,每天至少能省100元。医院统一安排的护工还受过专业培训,让人放心。”
“一人住院,全家受累”,是众多市民的切身感受。不仅如此,平均每天150元雇请护工的费用,成为患者医疗费之外不小的负担。如今,长沙多家市级医院推行的无陪护病房,为患者解决了后顾之忧,这是长沙卫生计生系统“转作风、优服务”主题活动中推出的便民举措之一。
2016年5月起,市卫生计生委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开展为期3年的“转作风、优服务”主题活动,推出了无假日医院、无陪护病房、日间手术、畅通诊疗绿色通道、检查结果互认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,让患者看病就医更方便、更轻松。
星城夜谈
用大健康夯实幸福之基
庹新岗
有人说,如果把健康比作1,那么,事业、家庭、财富等都是1后面的0,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。而如何认识这个1,经历了变化的过程。
过去,我们把目光更多投向“看病”,认为医疗资源丰富、医术高超,看好病就行了;而现在,人们更想通过养生、调理、运动等方法,以求“不生病、晚生病”。追求健康,已经成为一种刚需和自觉。
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。于个人而言,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质量;于城市而言,则应看到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升级的期盼,并转化为改革的动力。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“健康中国”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。长沙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,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总揽,加快构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,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改善。这些都为“健康长沙”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事实上,把之前散落在各处的健康元素搜集起来,通过科学规划调配整合在一个体系内,可以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作用,发挥“1+1>2”的效果。因为在“大健康”理念的引领下,健康环境、服务、产业都会有一个大的升级跨越。而随着市民健康水平提升,公共医疗的压力也会有所减轻,卫生健康资源分配就会向着更多、更广、更公平的方向推进,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。
今年7月,《长沙市推进“健康长沙”建设实施方案》出台,“大健康”理念的落实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。我们相信,它带来的变化,在未来将随处可见、随处可闻,这势必会提升整个城市的幸福感,夯实幸福之基。
- 当心!猝死盯上了中青年 (2015-06-01 09:46: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