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注艾滋】90后男同艾滋患者:不会放弃生活的希望
2014-11-30 16:36:18
来源:红网综合
编辑:曼曼
编者按:从羞于启齿,到谈“艾”色变。因为包含医学与社会双重属性,艾滋病患者在对抗疾病的同时,更要极力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。又是一年“艾滋病日”,在过去的这段时间,艾滋病发病率是否得到遏制?感染人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疾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又是否得到改善?红网记者与您一起,以爱之名,关注艾滋。
红网长沙11月30日讯(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王建新)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。近年来,性传播仍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,最突出的变化是男男同性恋患者剧增,其中多数为大学生。今天,一位90后男同艾滋病感染者鼓起勇气向红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。
高中时确定了“同志”身份 18岁成为艾滋病毒携带者
年轻,帅气,脸上还流露着些许稚气。这是小何给人的第一印象。这位就读于长沙某高校的大四男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。学美术的他谈起自己的专业来带有一丝傲气,“省级、国家级的奖我都获得过,追我的女生也不少”。
但他对女生没有兴趣,他是一位“男同”,而更隐秘的身份,是艾滋病感染者。
“我跟女生玩的来,但是跟男生玩的更嗨。”小何说,他高中开始觉得与女生有身体接触“怪怪的”,通过网络,逐步认识到自己“同志”的身份。
随后,小何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最铁的哥们儿,并且受到了大家的接纳,“都什么时代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”。
高考结束,小何开始在网上寻找这个圈子。很快,小何认识了他的第一任男朋友,也正是这第一任男朋友将艾滋病传染给了他。
“我一般感冒两三天就能好,和他发生关系后的两个礼拜里我一直高烧不退。我就开始有些担心了。”小何说,后来他上网查了一些资料,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了。迟疑了一段时间后,他还是去长沙市疾控中心做了检查。
“一个星期后,他们打电话告诉我结果,听说是阳性,我反而释然了,睡了个好觉。”可直到现在,小何还没有告诉父母他的情况,他不想让家人担心。
摆正心态坚持治疗 告知男友感染的事实
“我并没有手脚残废,也不是做了什么坏事,我还活着,为什么要担心?”说这些话时,小何轮廓分明的脸盘透着一股坚毅,“我从小就见惯了死亡,觉得生命其实很短暂,我不想去为难自己”。与常人相比,对面艾滋病,小何更显得无惧无畏,坦然面对。
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,小何认识了现在的男友。说起男友,小何的脸上笑意更深,“认识没多久,他请我吃西餐,把戒指放在了蛋糕里。”随后也一直对小何关怀备至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小何不想耽误他,两人一起散步的时候,小何将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事告诉了男友。
“他哭了很久,他说不是因为同情。”小何问红网记者,“你听过《勇气》那首歌吗?爱真的需要勇气。”小何与男友在一起已经2年了,他觉得很幸福。
用人单位体检不查艾滋 毕业争取留在长沙
“我明年就要毕业了,希望能留在长沙,争取进一个外企。”说起将来,小何显得既有憧憬又有担忧,“情感上面,我不敢保证,如果父母逼得紧,我可能会考虑“隐婚”(与女性结婚)。”
小何的主治医生,湘雅二医院艾滋病研究室专家郑煜煌告诉记者,其实小何很担心入职时的体检会检测出他有艾滋病而将他拒之门外。郑煜煌表示,目前小何的病情十分稳定,比较健康,而所有单位的体检都不会对甲肝、乙肝、艾滋病做检查,让小何放心。
专家:消除偏见,以包容减少传播
郑煜煌表示,让小何出来现身说法,并不是要为同性恋或者艾滋病正名。而是希望社会用更加包容的视角去看待,同时呼吁同性恋者在性活动中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。
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,同性性行为其实就是行为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不能自然地和某种或某些疾病联系起来,更不能对其进行歧视和污名化。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拥有和其他人群一样的公民权利和社会义务,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。”
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耻辱感,是实现“零艾滋”的目标之一。不可否认,当前社会上仍存在着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某些误解和偏见。认为“艾滋病人都是性乱者和吸毒者”、“艾滋病是坏人罪有应得”,“日常接触了艾滋病人就会被传染”等等,因此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学习和工作权利受到侵害,在求医问药时受到歧视,在家庭和社区中受到排斥。这些歧视事实上严重地妨碍了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开展。因为歧视剥夺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做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,偏见妨碍了社会对他们高危行为的改造和对疾病的治疗控制,不公正的待遇更会迫使他们远离家庭和社会,甚至于报复社会而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。
虽然实现“零艾滋”的目标任重道远,但令人欣喜的是,社会各界都从未放弃努力。11月29日,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正式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成立。质控中心成员由全省艾滋病防治专家组成,将规范全省的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,建立科学、完善的艾滋病医疗救治体系,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救治、关怀,加强艾滋病诊疗队伍建设,最终实现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率的总体目标。
红网长沙11月30日讯(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王建新)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。近年来,性传播仍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,最突出的变化是男男同性恋患者剧增,其中多数为大学生。今天,一位90后男同艾滋病感染者鼓起勇气向红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。
高中时确定了“同志”身份 18岁成为艾滋病毒携带者
年轻,帅气,脸上还流露着些许稚气。这是小何给人的第一印象。这位就读于长沙某高校的大四男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。学美术的他谈起自己的专业来带有一丝傲气,“省级、国家级的奖我都获得过,追我的女生也不少”。
但他对女生没有兴趣,他是一位“男同”,而更隐秘的身份,是艾滋病感染者。
“我跟女生玩的来,但是跟男生玩的更嗨。”小何说,他高中开始觉得与女生有身体接触“怪怪的”,通过网络,逐步认识到自己“同志”的身份。
随后,小何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最铁的哥们儿,并且受到了大家的接纳,“都什么时代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”。
高考结束,小何开始在网上寻找这个圈子。很快,小何认识了他的第一任男朋友,也正是这第一任男朋友将艾滋病传染给了他。
“我一般感冒两三天就能好,和他发生关系后的两个礼拜里我一直高烧不退。我就开始有些担心了。”小何说,后来他上网查了一些资料,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了。迟疑了一段时间后,他还是去长沙市疾控中心做了检查。
“一个星期后,他们打电话告诉我结果,听说是阳性,我反而释然了,睡了个好觉。”可直到现在,小何还没有告诉父母他的情况,他不想让家人担心。
摆正心态坚持治疗 告知男友感染的事实
“我并没有手脚残废,也不是做了什么坏事,我还活着,为什么要担心?”说这些话时,小何轮廓分明的脸盘透着一股坚毅,“我从小就见惯了死亡,觉得生命其实很短暂,我不想去为难自己”。与常人相比,对面艾滋病,小何更显得无惧无畏,坦然面对。
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,小何认识了现在的男友。说起男友,小何的脸上笑意更深,“认识没多久,他请我吃西餐,把戒指放在了蛋糕里。”随后也一直对小何关怀备至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小何不想耽误他,两人一起散步的时候,小何将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事告诉了男友。
“他哭了很久,他说不是因为同情。”小何问红网记者,“你听过《勇气》那首歌吗?爱真的需要勇气。”小何与男友在一起已经2年了,他觉得很幸福。
用人单位体检不查艾滋 毕业争取留在长沙
“我明年就要毕业了,希望能留在长沙,争取进一个外企。”说起将来,小何显得既有憧憬又有担忧,“情感上面,我不敢保证,如果父母逼得紧,我可能会考虑“隐婚”(与女性结婚)。”
小何的主治医生,湘雅二医院艾滋病研究室专家郑煜煌告诉记者,其实小何很担心入职时的体检会检测出他有艾滋病而将他拒之门外。郑煜煌表示,目前小何的病情十分稳定,比较健康,而所有单位的体检都不会对甲肝、乙肝、艾滋病做检查,让小何放心。
专家:消除偏见,以包容减少传播
郑煜煌表示,让小何出来现身说法,并不是要为同性恋或者艾滋病正名。而是希望社会用更加包容的视角去看待,同时呼吁同性恋者在性活动中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。
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,同性性行为其实就是行为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不能自然地和某种或某些疾病联系起来,更不能对其进行歧视和污名化。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拥有和其他人群一样的公民权利和社会义务,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。”
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耻辱感,是实现“零艾滋”的目标之一。不可否认,当前社会上仍存在着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某些误解和偏见。认为“艾滋病人都是性乱者和吸毒者”、“艾滋病是坏人罪有应得”,“日常接触了艾滋病人就会被传染”等等,因此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学习和工作权利受到侵害,在求医问药时受到歧视,在家庭和社区中受到排斥。这些歧视事实上严重地妨碍了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开展。因为歧视剥夺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做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,偏见妨碍了社会对他们高危行为的改造和对疾病的治疗控制,不公正的待遇更会迫使他们远离家庭和社会,甚至于报复社会而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。
虽然实现“零艾滋”的目标任重道远,但令人欣喜的是,社会各界都从未放弃努力。11月29日,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正式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成立。质控中心成员由全省艾滋病防治专家组成,将规范全省的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,建立科学、完善的艾滋病医疗救治体系,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救治、关怀,加强艾滋病诊疗队伍建设,最终实现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率的总体目标。
相关链接
- 转作风优服务:艾滋病人在这里没有歧视 只有回归 (2016-07-28 22:25:09)
- 艾滋病感染者疑遭电话诈骗 中国疾控中心称已报请公安部门侦查 (2016-07-19 10:12:06)
- 谁泄露了艾滋病感染者的信息? (2016-07-19 00:02:13)
- 艾滋感染者疑遭电话诈骗 疾控中心:警方已介入 (2016-07-18 09:32:55)
综合资讯
消费资讯
企业推广